語言、文字、符號、色彩、繪畫......運用這些配方能調制出怎樣的藝術靈藥?它們之間又會產生多奇妙的化學反應?在回溯中審視藝術,在學習中采集豐收,請與我們一起走進藤校導師課!
生生不息、眾聲交響
歷史洪潮、物換星移
千年以來經久傳承的語言與文字符號
仍舊活躍在文化血脈之中
跨越東西文化的國際青年藝術家Rayer Ma
將繼續(xù)帶我們打破常規(guī)藝術思維
藤校導師課第四期
探索藝術與語言符號融合的奇妙世界!
驚見藝術一分一毫的細致演變~
Part1 文字符號&藝術的無限可能
語言、文字、符號、色彩、繪畫......運用這些配方能調制出怎樣的藝術靈藥?它們之間又會產生多奇妙的化學反應?在回溯中審視藝術,在學習中采集豐收,請與我們一起走進藤校導師課!
藤校導師上課ing
No1. 文字&符號于畫之中的運用
以Suzanne McClelland為例,她本是一名涂鴉背景出身的抽象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中她用符號+繪畫的雙重形式展現作品,讓觀眾進入藝術的無界限感,體驗一個“嚴謹”與“趣味”、“冷酷”又“溫暖”的高反差情緒空間。
Suzanne McClelland, Mr. Man, Aquatint with
spit bite and sugar lift
Ideal Proportions (blow + stroke),
dry pigment, gesso
Formula No. 3 in Red with Strontium and Xenon
No2.“多此一舉”的畫?
當你看到Sam Messer的作品時,一定會對其趣味的展現形式印象深刻?;蛎髌G或清爽的背景、形狀不一的打字機、蘊含深意的字條,都成了作品的標志。
by Sam Messer
但部分同學可能會思考——打字機和繪畫出的字用在畫里有什么區(qū)別?為什么不考慮一下直接打字?為什么一定要畫出來?這種形式是否會顯得“多此一舉”?
by Sam Messer
其實,這是媒介與媒介之間的轉化,畫所表現的不僅是文字,更是你思考的過程、特定的情境與空間的展示。
Part2 陌生又新穎的“造字”創(chuàng)作
在中國,也有一名藝術家將文字符號融入了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徐冰。他從傳統出發(fā)探索,但又沒有被西方思想所捆綁,他深挖東方的文化,創(chuàng)作過程中保持著自我的好奇心,所以作品令人覺得既陌生又新穎。
徐冰,《天書》
其作品《天書》是由徐冰手刻而完成的“偽漢字”,利用字的本性,卻晦澀難懂,就像你看到了一張熟悉的臉,卻叫不出他的名字。
與徐冰這種“自由”的創(chuàng)作異曲同工的,是一位來自阿根廷的藝術家Mirtha Dermisache。
Mirtha Dermisache
Left: SIN TíTULO (TEXTO), 1970
Right: DIARIO NOo 1 A?O 1, 1972
Left: Untitled, 1970; Right: TEXT, 1974
他的作品是看起來像文字又不是文字,在那個西方大政治環(huán)境下,他利用用潛意識去繪畫內心的表達欲望和沖動,亦是一種新穎的嘗試。
Part3 語言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橋梁
當我們回到文字的功能性,會發(fā)現語言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橋梁。Sol LeWitt的畫都是以指令的形式去完成——與繪圖師溝通靈感與想法,繪圖師負責執(zhí)行,這一想法取代了藝術的創(chuàng)作過程,架起了新的橋梁。
想表達藝術并非一定是藝術家本身自我畫出來的,可以是通過自己的指令讓繪圖師去作畫,合作完成,這一舉動側面削弱了藝術的絕對權威性。
當文字符號被納入浩瀚的藝術史中,兩者融合成就了眾多藝術家,只要保持對藝術的探索好奇心,就能看到更恢弘廣大的藝術版圖!
時光沙漏未曾停歇,藤校導師課已近尾聲,下一堂課我們將舉辦宣講會,挑選學生的完整作品進行討論、總結!敬請期待!
添加“官方小客服”微信
了解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