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CG學習了不到3個月,成功的拿到了UCL和愛丁堡的offer,在大連理工大學這樣一所學霸云集的“985”“211”學校,卻在大一期間選擇申請國外預科,她在自己喜歡的建筑設計之路上,總是這么的快人一步,勇敢前行!
驚喜這種東西,不是老天降下來的,完全是因為你足夠努力,所以成功才會走向你,成功那一刻你會覺得很幸運吧,你會覺得很驚喜吧?其實驚喜和幸運的另一個名字叫認真努力和學會把握機會呢!
這個很喜歡笑的小姑娘,在ACG學習了不到3個月,成功的拿到了UCL和愛丁堡的offer,在大連理工大學這樣一所學霸云集的“985”“211”學校,張同學卻在大一期間選擇申請國外預科,在自己喜歡的建筑設計之路上快人一步,勇敢前行!
01 你為什么選擇建筑專業(yè)?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畫畫,除了畫畫興趣班,我也喜歡自己原創(chuàng)一些東西,就包括給我畫的小人設計房間啊,小車的布局什么的。其實我小的時候有想過以后嘗試服裝設計或者建筑設計。但是真正了解建筑這個學科是在高二的美術課,老師給我們介紹了一些北京的古建筑,它們的現狀非常令人堪憂。尤其是我們的中華門,也就是我們的國門,幾經戰(zhàn)火保留原貌,卻在建國后因為城市改造摧毀了,我覺得很惋惜。
再加上老師對梁思成,林徽因兩位大師的介紹,我開始覺得應該做點什么,然后漸漸開始了解。再加上高中是在清華附中,毗鄰清華園,清華是國內建筑學科的領軍者,多少也是一種情結。然后我家里其實從小和我說,以后做什么,一定要對社會有貢獻,他們覺得建筑是個可以實現這一點的行業(yè),所以也很支持我。聽起來有點像喊口號或者白日夢,但是這是真的,并且一直都是我的動力,也是這個給了我重讀預科這樣的勇氣和魄力。
02 你的作品集中最滿意的項目是哪一個?
闡述一下該項目的簡單情況和創(chuàng)作理念。
應該是第一個項目吧,the cube in Beijing center。我一直對古建筑和中國文化比較感興趣,很喜歡故宮,也很想表達出來我對它的一些感情和看法。這次有了這個機會。
多虧了ACG的張老師給我提供了表達的一個形式,就是《2001 太空奧德賽》里面的那種方體。老師會引導我去自己思考,然后按照我的想法去設計不同的方體,表達不同的主題。那些模型我真的做了很久,感覺還是很有收獲,不論是從思維上,還是動手能力。
所以,我真的覺得這次作品集培訓非常值得,不僅是做出了一份讓校方滿意的申請材料,更是對思考方式的一種訓練。我是覺得在這個項目中收獲很大,付出的也最多,所以最喜歡。
03 在創(chuàng)作中你遇到過哪些困難?你是怎么解決的?
第一次做作品集,感覺困難還挺多的。一開始完全沒有頭緒,而且時間緊迫,我長這么大除了高考出分之前的晚上,就是這次失眠了。感覺非常焦慮。
我苦思冥想的幾個方案,在運用中出現很多問題,老師也在不斷的幫助我找到問題所在,那時我反而安心了,而且很高興,因為這讓我知道,我能做出的東西絕對比我自己能想到的要好很多。張老師一直在輔導我優(yōu)化方案,很奇妙的是不知不覺就把項目都想出來了。
還有困難就是把作品集交上去之后,學校說不符合規(guī)定,但是他們官網上說的是兩種作品集,一種是可以交一些拼貼啊,3d之類的藝術作品,另一種是交6幅以上的畫。我覺得我們的作品集是符合第一種的,但是對方發(fā)郵件說讓我再交足夠的畫。我只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所幸之前一直在學美術,就和張老師一起商量,再做更多有特色的東西,終于在兩天之內交了上去。
04 你最喜歡的藝術家或者偶像是誰?為什么?
貝聿銘吧,他的作品感覺很注重本土文化,我也想學習這方面的。他設計的蘇州博物館,走進去確實令人很舒服。我之前高三的時候把他作為目標一直努力著。
還有就是林徽因,因為她是劍橋第一名女學生,感覺很厲害。而且也很有歷史責任感,和梁思成先生一直在測繪中國古建筑,留下很多珍貴的資料。同時感覺她應該是一個很睿智很有魅力的女性。這些應該都算是建筑方面的大師,藝術大師的話了解不多,之前一直是理工女哈哈。
05 你的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是什么?
我一直想在我的設計中能保留一些我們本土的東西,能喚起人們的歸屬感和對歷史的思考之類的。所以我是想能自由一些,有可能的話就去一些私人工作室甚至自己創(chuàng)立一個。但是此前是想去大的建筑公司去磨練一下,也是擴展一下圈子。之前張老師也給我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去大學當老師,同時接一些小的項目,我覺得這兩條路都很好。
無論怎樣,我都希望可以堅持自己的初心,這也是大學開學第一天我寫在日記本上的話,最后還是最感謝那個認真的自己和大連ACG的所有老師們。
ACG作品集導師點評
acg張老師這樣說
01 學生的專業(yè)學習情況如何?
首先,真的祝賀張同學能夠被自己心中理想的學校所錄取。作為主要輔導教師真的非常高興。建筑專業(yè)作為藝術與技術結合最高的學科之一,在專業(yè)學習一直有著非常高的困難度。張同學在申請前只有不到半年的大學一年級課程訓練,國內一年級的課程通常就是基礎的美術訓練,這與歐美學校在高中或預科就開始進行的建筑制圖模型訓練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因為過于臨近申請時間,所以準備作品集的時間非常緊張,如何在這樣的條件下對學生進行整體性提升以達到國外高等院校的要求變成了一件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但是她真的很認真。
02 學生哪些方面有所提升?
通過與該生的交談,了解到該生的具體情況,國內學生重中之重的培養(yǎng)方式是讓學生掌握歐美學校學生的思維方式與建筑設計的基本原理,雖然這個過程很困難,但是經歷過后,學生可以舉一反三,能夠用這套思維方式來進行學習思考。
03 作品集項目的收獲和不足之處
在給學生安排的四個不同的項目設計中,對學生的思辨能力,審美能力與邏輯分析能力進行了系統(tǒng)化的培訓,培養(yǎng)學生的平面設計與立體構成能力,并能夠用軟件進行簡單的空間設計。同樣對建筑功能的有了基本的認識。自然,因為距離申請學校的時間太緊,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壓力非常大,在這段學習期間對學生管理比較嚴格,對于學生來說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時光,不過經歷之后,也會覺得這是很值得的。
04 老師對學生的期望和祝福
再次祝賀張同學能夠申請上心儀的學校,在準備遠赴重洋進行學習深造之前,建議學生將口語和聽力進行強化,這樣在國外的學習生活中可以游刃有余。希望張同學可以在未來的學習中可以取得更大的進步。祝福你。